炭疽 第二季最新影评(148条评论)
好心的于洛先生时而好心做错事,时而只是一个恼人的捣蛋鬼。这个常常蓄意制造冲突、逃避责任和滑稽肢体的slapstick生硬得让人很难笑出来,甚至让人有些生气。如果塔蒂所追求的就是这种观众代入的效果,那他确实成功了。就算是其他人的“假期”看着确实蛮无聊的,于洛先生也没有任何理由到处惹事儿,像是明知结果却偏要恶作剧的熊孩子。更别说跟基顿和卓别林比了,也或许只是这部。很喜欢葬礼的那场戏,将偶然的冲突、肢体的滑稽与葬礼的悲哀调和在一起让人印象深刻,那个漏气的“花圈”更是一个完美的喜剧物件点缀。缓慢的节奏,拉长的镜头,远观的机位。海浪滚滚,女孩款款,假期结束,之前满眼嫌弃的酒店客人临走前感谢于洛带来的欢乐,而于洛却和小孩一起坐在沙滩上郁郁寡欢。电影落在了一种独特的诗意与温柔、闹剧戛然而止的落空,不忍心再严苛。
不评论电影,看完更加觉得教员的伟大。 革命是什么,方向在哪,出路在哪,所有一切都是混浊的。农民运动最初都是质朴的要求权益,却不知道这条路最终通向何方。他们本能的反感剥削,要求平等,知道阶级的概念却无法打破。即使使用暴力,也是一味的摧毁,所谓革命不过换了一茬人,土地还是别人的,佃农永远为老爷服务。而老爷推翻,就像开头结尾的那辆冒着黑烟滚滚而来的时代巨轮,是不可抗力。很赞成一种说法,个人是历史的人质,是被挟持着前进。你可以选择躺平,或者正面冲击决裂。 小平同志说过,“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昨天一天看完了,刷到停不下来,真好看,越剧版选了红楼里的经典桥段,更突出群像,把每个人的命运都交代得很清晰,演员们都蛮漂亮,唱的也好,一点都不突兀,我最喜欢龄官,她好美!
盖亚小哥哥啊不,盖亚....老痞子...我帅亚哥怎么变成这幅鸟样了
对于我这种偏好故事情节的人来说,有的复杂。小店装潢和饮料都不行啊!
清明节假期和男闺蜜去看的,怎么说…情节设定有点傻吧…毒贩头目能不能有点水准,感觉他等了十年就是为了报仇,人来了倒是开枪啊…就是很假吧…黄轩演技可以,不过确实是扮相上有问题吧,怎么看都不像贩毒的…总之编剧真的很让人头疼…至于拍摄手法之类也很简单…片子真的不是很有看点
这个短评真好:“她无比的自恋 却也无比的可怜。在浮华与光辉落尽之后,却依然沉醉于聚光灯下的梦。讽刺很到位,看完却不禁觉得些许的惊悚与沉重。”想起亦舒的《她比烟花寂寞》,最后也并不过在讽刺一个不接地气的公主梦。
摄影不错,但如果剧本要抄《嫌疑犯X的献身》,请抄的彻底一点。
刚刚又看了一遍。1994年,Tim说“nobody ever robs restaurants”。1998年,冯小刚拍的不见不散中,葛优和徐帆在美国的一家餐厅里碰上打劫的。
也就过年期间能在电视上看一些自己平常不会想看的电影了
单纯探讨社会性邱老师的水平无法施展,但勇气可嘉。
超级魔幻喜感的动画,狸子超级可爱,看完后耐人寻味。
屈服于暴力的组织只能被更大的暴力扭转回来,自发形成的组织难以抵抗大环境,说到底还是精英主义。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看完的,原著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斯蒂芬金离开恐怖小说依然伟大。电影没能表达出小说中的深度,很多细节如果没看过小说的话就会莫名其妙。但在我看过的改编原著的电影中也算是好的了,至少比白夜行强。
电影反法西斯、不合作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停在了表面,精神内核却偏向了欧美化个人英雄主义:巧妙呈现了一个典型保有基本良知但被欧美文化驯服的日本中年肥男臆想的理想精神世界: 我虽然像猪一样油腻丑陋,但深沉有魅力,最具风情的熟女和最聪明活泼的少女都对我迷恋不已。故事一定要发生在欧洲,但精神一定是美国的,像西部牛仔一样,身怀绝技,不畏强权,做个拉风的赏金猎人。所有看似凶恶的海盗集团,其实是一群可爱的人(遵循欧美浪漫化自身罪恶发家史叙事的惯例)。我,作为日本人,能英勇到和美国人打个平手甚至惨胜,酷不酷?美国人虽然偶尔讨厌,但我们仍保持着温暖的友谊。啊,这真是一个美妙的夏天。
白线流最后一部了诶 结局有点无语的...
“伴侣阿尔兹海默症病发,建议双方对外宣称available,你接受吗?” 同样是讲老年痴呆,科学家写的的《我想念我自己》和文学家写的《熊从山那边来》感觉真的很不一样呢。因为角色写得好,朱莉·克里斯蒂的表演空间也比摩尔的更大,更容易出彩。一次非常成功的小说改编。(导师荐影)
場景道具服裝沒話說…問題就是在劇情上╮(╯_╰)╭
故事很好,但是基调太丧。电影人啊,你不能矫情到比观众的感情还泛滥。我只想看看原版纪录片
悲伤的能量比快乐的大,犯错的人是如此脆弱。